為什麼會蛀牙?
时间:2014年10月11日 热度:164
齲齒俗稱蛀牙,是最常見的口腔疾病,根據國民健康局資料顯示,台灣1至6歲兒童齲齒盛行率平均高達5成2,遠超過香港、歐美國等先進國家。嚴重的蛀牙會造成牙痛,假如沒有好好治療,往往會延伸出更多口腔問題。
蛀牙是由細菌所引起。飲食後,口腔中的細菌、食物殘渣及唾液形成牙菌膜,並黏附在牙齒表面。細菌把口腔殘留食物中的醣類分解後會產生酸,這些酸能溶解琺瑯質,造成牙齒脫鈣的現象,當牙齒表面的脫鈣腐蝕持續惡化,琺瑯質就會破裂而形成蛀洞。
在琺瑯質是牙齒最外層的組織,可以保護下層的牙本質,沒有神經與血管,也不會再生。產生蛀洞後,如果沒有即時填補,蛀洞擴大深入到牙本質,可能會進一步造成牙髓組織細菌感染,引起牙髓發炎。此時,冷熱食物與甜食將引起牙齒明顯而持續的酸痛,最後使得牙髓壞死。
造成蛀牙除了口中酸性腐蝕外,還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可能導致蛀牙,例如:
1、牙齒本身是否健康,會直接影響蛀牙率。例如母親妊娠時營養的不足,可能會直接影響胎兒的牙齒,如果懷孕時有服用藥物或感染疾病,也會造成胎兒牙齒的不健康。小孩成長過程罹患疾病或營養不足,也會影響牙齒的健康。
2、唾液中所含PH值、唾液的黏度、抗菌性等也會影響蛀牙率。
3、牙齒本身形態上的特徵,或牙齒的位置,如果原本就容易使食物及碎屑殘留,發生蛀牙的機率就可能會增大。通常牙齒如果排列整齊,蛀牙的機會則較低。
蛀牙的治療
當蛀牙產生蛀洞,但尚未侵犯牙髓神經組織前,牙醫師可以將蛀洞內齲蝕的牙齒齒質清除乾淨,再利用復形物填補蛀牙窩洞,恢復外觀與咬合功能。
目前常見的復形物材質有汞合金及樹脂材料。「汞合金」就是俗稱的銀粉,是最方便、經濟、安全與有效之填補材料。但填補後牙齒會變成黑色,較不美觀,大多應用於乳牙,或較不講求美觀的後牙部分。
另外一種常看到的材料為「複合樹脂」,與牙齒顏色相近,可以選擇適當顏色來填補蛀牙,由於較為美觀,大多用於做為門面的門牙。複合樹脂主要是配合酸蝕技術,材料直接黏著於牙齒,因此修補蛀牙時無須磨掉太多的牙齒構造。但樹脂的耐磨度與黏著度較汞合金弱,技術仍有改進的空間。
此外,還有一種「玻璃離子體」,成份類似玻璃,也與牙齒的顏色接近,填補蛀牙後在口腔中會釋放出氟離子,具預防二次蛀牙的功效。但此種材料的黏著度又不如複合樹脂技術,耐磨度也稍差;目前臨床上已有樹脂、玻璃離子的複合體,具有兩種材料的優點,主要為兒童牙科醫師使用。
然而當蛀牙窩洞過大,危及殘留牙齒齒質時,樹指填補可能會硬度不足,就必須考慮以冠蓋體、鑄造之金屬牙冠或陶瓷牙冠修補牙齒,以避免殘留的牙齒破裂。其中陶瓷牙冠最為美觀,強度也夠高,但費用也較為昂貴。
不管是使用何種材質,填補後的牙齒也應該注意清潔工作,保持良好衛生習慣,並定期檢查,避免蛀牙再度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