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口腔科普 >

2014口腔种植和正畸技术热点

时间:2015年01月15日 热度:132

匆匆的2014年似乎转眼间就过完了,这一年,我们今日口腔全媒体追踪过国际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口腔各学科专家们的诊治经验,推广了口腔临床治疗方法、技术……这一年今日口腔全媒体团队报道的口腔种植、正畸热点都有哪些呢?

☆口腔种植

骨增量技术

牙区骨量不足的问题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得到了有效的解决,这是由于技术方案的提升,由单纯的植骨手术发展为引导性骨再生技术,使用生物屏障膜技术来解决在术后愈合中软组织对成骨过程的干扰,该技术目前应作为临床中一项常规化、标准化且规范化的技术。由于该技术的发展,使一些旁穿、裂开型骨缺损等常见的骨缺损情况都能得到有效的治疗。目前常用的植骨方案包括颗粒状植骨、块状植骨(如Onlay等)以及钛网加强等方法。

 

牙槽嵴保存技术
我们在种植中常常会遇到软组织、骨组织缺损的情况,软组织缺损会影响治疗的美学效果,骨组织缺损常影响种植的成功率。牙槽嵴保存技术可以减少或防止软组织、骨组织缺损,提高种植的成功率和美学效果,简化种植治疗程序。狭义的牙槽嵴保存,指在拔牙时仅在拔牙窝内用生物材料充填处理;广义的牙槽嵴保存包括狭义的牙槽嵴保存及拔牙创愈合过程中种植体的植入,即包括了即刻种植和早期种植。牙槽嵴保存虽然不能完全阻止牙槽嵴的改变,但可以减少牙槽嵴宽度和高度的吸收。

 

☆口腔正畸

种植支抗

在口腔正畸治疗中,支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正畸治疗失败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支抗控制的失败。传统支抗方法虽多,但各有局限,常使正畸医师使用时捉襟见肘。1952年,布莱恩马克(Per-Ingvar Brånemark)提出了骨整合的概念,即种植体与宿主骨之间稳固的直接接触方式。1997年,鹿野(Kanomi)医师将一种整形外科固定骨用的纯钛螺钉进行了改良,植入切牙根尖的牙槽骨内,提供压低前牙的支抗。此后微种植支抗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近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

 

现代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是相对于传统的固定矫治技术而言,其矫治器是用医用树脂膜片加工而成,没有了带环、托槽、弓丝等固定矫治器的矫正装置,因而称之为“无托槽”;透明树脂膜片加工的矫治器佩戴在口内不宜被发觉,因而称之为“隐形”。现代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1997年最早在美国出现,之所以称为“现代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是因为该技术的产生与发展融合了现代正畸学、数字化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快速成型技术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科技成果。从三维牙颌数字模型信息采集、矫治器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可视化的医技医患沟通方式,到矫治器的数字化加工,计算机相关的最新成果无处不在。该类技术首次实现了无托槽矫治器的个性化批量定制加工。

 

舌侧矫治技术

舌侧矫治器因其戴入后完全隐形,不影响职业工作或社交活动,故问世后便受到演员、律师等有美观或职业要求人群的热烈欢迎。20世纪末,舌侧正畸已成为成熟、系统的固定矫治体系。发达国家已将其作为常规技术供患者选择。21世纪舌侧正畸的最新发展成果包括方丝弓与带状弓技术、STB矫治器、舌侧自锁托槽矫治器及个性化舌侧托槽矫治器。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舌侧自锁托槽及个性化舌侧矫治器也已问世并应用于临床治疗。

 

 

我国自主研发的矫治技术

生理性支抗控制矫治技术 此技术由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许天民教授课题组开发研究。生理性支抗控制概括起来说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防止由非矫正器的机械力引起的支抗磨牙的前移;第二层是支抗控制的结果应符合牙列生理健康。生理性支抗控制技术研究的是当正畸医师不希望患者磨牙前移时,如何利用患者自身的口腔生理特点,来达到符合口腔生理健康的最大支抗效果的目的。(详情:http://dental.cmt.com.cn/detail/674949.html)

SGTB矫治技术 SGTB矫治技术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沈刚教授及其团队研发,SGTB矫治器,上部采用垫粘固式及上垫中间连扩弓;下颌使用卡环活动式,卡环由基托包裹,尽量减少其对下前牙的影响;上下相交70度(甚至更加垂直至80度),使下颌的力量传递到上颌时是向后的。在前后向为“后移上颌,释放下颌”,水平向为“上颌扩展,下颌协从”,垂直向为“压低后段,打开前段”。

国产自主研发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 由诸多国内口腔正畸专家及国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国产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自2005年应用于临床至今已累计治疗病例数千例,超过60%的患者完成了整体治疗,成功率为95%。该技术的研发与临床研究于2014年9月获中华口腔医学会科技奖二等奖。

相关文章

二维码
意见反馈